浙江工业大学化学实验教学中心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国家经济建设不同时期培养人才的不同要求,积极进行教学改革。特别是近五年,根据学校实验教学的相关政策,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创新实验实践教学管理机制”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全面规划和设计本科实验教学体系,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创新”的实施办法,为培养创新性人才做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中心主要发展阶段如下:
(1)基础建设阶段(- 1997年):
1997年以前,基础化学实验以化学的二级学科来组织教学,分别开设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等四门课程,分属于相应的教研室,相应的四个实验室构成了现有实验教学中心的基本框架。由于课程之间联系不密切,综合性的实验教学难以开展。各实验课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2)有机整合阶段(1997年 - 2002年):
从1997年开始,根据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将分属于相应教研室的“四大”化学实验室合并,成立基础化学中心实验室,设立基础化学实验课程,有机整合并规范了基础化学实验教学内容,1999年通过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基础课实验室合格评估。
(3)深化提高阶段(2002年 - ):
2002年,在基础化学中心实验室的基础上成立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以2003年由省财政投资170万元,建设新校区基础化学实验室为标志,化学实验教学中心的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4年12月申报成功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实验室,总投资额580万元。2006年初化学实验教学中心通过浙江省教育厅组织的省级化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验收,投资额200万元。基础化学实验课程建设一年上一个台阶,2007年基础化学实验课程被评为校优秀课程后,2010年被列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
随着化学实验教学的不断深化,根据创新实验教学体系的要求,我们提出了“重视基本技能、突出创新教育、依托学科发展、打造精品课程”的总体思路,在总结多年来教学改革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将实验基本操作、基本技能与创新意识、研究设计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贯串于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中,建立了“三个层次(基础规范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探索性实验),一个创新(学生创新训练)”的化学实验教学新体系,以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和教师科研助手为载体,积极开展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教育,从而为学科大类知识平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