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省教育厅发文公布2022年省级课程思政教学项目建设立项名单(浙教函〔2022〕51 号),强根荣老师负责的“基础化学实验Ⅱ-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入选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基础化学实验Ⅱ-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对象为化学、化工、制药及其它近化类共20个本科专业,包括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生物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能源化学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安全工程、药学等1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每届约36个班级、1100名学生、7万多人时数。采用课程负责人主编的浙江省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新编基础化学实验Ⅱ-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作为主要教学用书。
课程教学组持之以恒进行课程建设,在课程内容建设方面,从经典的“验证性、操作性”实验发展为现代的“基础规范性实验—综合设计性实验—研究探索性实验”三层次实验,以“学习实验基本技能和验证、巩固课堂上所学的有机化学反应”为目的向“旨在培养学生既有扎实的基本技能、又有创新研究的初步能力”转变。在网络资源建设建设方面,一方面,将实验视频、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实验课件、习题等已发布在中国大学精品开放课程“爱课程”(https://www.icourses.cn/sCourse/course_2619.html)网,另一方面,教材在12个基本操作实验中嵌入二维码,学生扫码即可观看实验视频,将实验教材、实验课堂、教学资源三者融合。教材中新增有机化学实验10套试题,通过扫码查看答案,用于自查对实验知识的掌握情况。2020年,“基础化学实验Ⅱ-有机化学实验”被认定为省级线下一流课程,2022年以“课程设计具有突出特色”入选教育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创新联盟应用示范课程。
近两年来,以课程负责人主持的浙江省第一批课程思政教学项目“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融入思政教育的探索”为抓手,充分发掘有机化学实验课程中的思政元素,重构教学设计,更新教学内容,润物细无声地进行课程思政教育,构建了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从而使课程精准抓住了课程思政教学的最佳时机,无缝融入了课程思政教学的丰富元素,有效彰显了课程思政教学的传导效果。每次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一般长达一整天,教师与学生“密切接触”的时间较多。在这过程中手把手地教会了学生基本操作,面对面地教会了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心碰心地启迪了学生实验创新的思维,避免了思政教育“直白说教”的窘境,容易碰撞出心灵的火花,更易被学生接受和消化,思政教育的效果大大提高。以乙酰苯胺的制备与重结晶实验为例,将“科学创新精神”“生态文明与环保意识”“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观点”“家国情怀”五种思政元素通过五个途径融入教学中,达到四个专业教学目标、四个思政教育目标(简称“5544”架构)。
图1 乙酰苯胺的制备及重结晶课程思政教学图例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思政教育的创新点:(1)研究建设将思政教育“无缝”融入化学实验课程之中的教学体系、教学模式,推动“思政育人”与实验能力培养有机融合。(2)多角度、全方位研究建设颇具特色的思政元素资源库,促使“课程思政”系统化、长期化,保障思政教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3)多方位发掘思政元素,既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有新时代鲜明特色,同时取自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加深认识和理解生活中的化学原理,体会化学专业在人类衣食住行方面的重要性,增强专业自豪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实验的热情。
正如学生所言,进入大学以后,我们将花费大量的课时学习专业知识,但对于大学生这个即将踏入社会的群体而言,除了专业知识外,更重要的是思政教育。在知识学习之前,首先要学会做人做事,而在除了四门必修思政课外,我们基本没有什么机会学习思政内容,因此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对我们大学生来说,非常有必要,也希望更多的老师可以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添加进思政教育的内容。课程思政教育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的抱负更远大,也促进了指导教师教学积极性的提高。以教学面向的化学工程学院为例,2022全年本科生课外科技活动立项64项、781人次,项目包括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等,2022年暑期科研小助手立项275人,大四学生累计参与率达82%。全院学生参加各类科技竞赛1036人次,获得省级及以上奖项78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2项,包括全国大学生“互联网+竞赛”银奖2项,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特等奖1项、全国化工实验大赛一等奖1项等。